时间: 2025-05-01 03: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8:36
词汇“浊志”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浊”通常指混浊、不清澈的状态,而“志”则常指志向、意志或心愿。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浊志”可能指的是一种不够清晰或坚定的志向,或者是一种混杂着不纯动机的意愿。
由于“浊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复杂且不单纯,或者用来讽刺某些人的动机不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或辩论中。
由于“浊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浊”和“志”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浊志”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在道德或伦理上存在争议的行为或动机。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或批评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诚实或不纯粹的行为。
由于“浊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浊志”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斗争或道德困境,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模糊不清的画面,代表“浊志”的混沌状态。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低沉或混乱的声音,象征内心的不安。
由于“浊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浊志”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较为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