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53:41
引申: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从一个基本的概念或事物出发,通过推理或联想,扩展到相关的其他概念或事物。它强调的是从一个点出发,向更广泛的范围扩展或延伸。
“引申”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是通过“引”(引导)和“申”(申述、延伸)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被用来描述从基础到更广泛领域的推理过程。
在文化中,“引申”常与哲学和文学的深度思考相关联,强调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层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式在的教育和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引申”这个词给人一种深邃和广阔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探索未知和深入思考的过程,这种联想激发了我对知识和理解的渴望。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从一个实验结果或理论出发,引申出更广泛的应用和理论框架。这种能力帮助我在研究中不断深化和扩展我的视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引申”:
从一滴水中,引申出大海的浩瀚, 从一粒沙中,窥见宇宙的无限。
看到“引申”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展示一条小径逐渐扩展成广阔的道路,或者一首音乐作品,从简单的旋律逐渐发展成复杂的交响乐章。
在英语中,“引申”可以对应到“extend”或“infer”等词,虽然它们在具体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从一个点向更广泛领域扩展的含义。
“引申”这个词在我理解复杂概念和进行深入思考时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扩展思维,还激发了我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我的表达深度和广度。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