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16
词汇“寓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书面化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在某处暂时居住或寄宿的情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寓宿”进行深入分析:
“寓宿”的字面意思是暂时居住在某处,通常指在旅途中或因特殊原因在某地短期居住。其中,“寓”意味着寄居或居住,“宿”则指过夜或住宿。
“寓宿”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寓”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寄居的意思,“宿”字则一直有住宿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寓宿”这个词汇,用以描述更为文雅的临时居住情况。
在**传统文化中,“寓宿”常常与旅行、游历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于旅途生活的描述和体验。
“寓宿”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安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陌生环境中找到暂时栖息之所的安心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旅行时使用到“寓宿”这个词,比如在描述一次长途旅行中的住宿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寓宿”来描绘旅途中的情景,如:“夜幕降临,我在古桥边的客栈寓宿,听着窗外的潺潺流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旅人在古朴的客栈中寓宿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旅人的思乡之情。
在英语中,与“寓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tay overnight”或“lodge”,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语感上与“寓宿”有所不同。
“寓宿”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创作中,它能够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在学*汉语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1.
【寓】
(形声。从宀,禺(yù)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寄居,寄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寓,寄也。 、 《国琼·周语》-国无寄寓。 、 《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 、 《孟子》-无寓人于我室。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径造袁所寓。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寓逆旅主人。 、 宋·文天祥《后序》-围所寓舍。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同寓数十人。
【组词】
寄寓、 寓士、 寓泊、 寓食、 寓客
2.
【宿】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引证】
《列子》-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