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19
“不亢”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高傲、不自大。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谦逊、不自满,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成功而骄傲,也不因失败而气馁。
“不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等经典著作中,就有关于“不亢”的论述,强调为人处世应保持谦逊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不亢”被视为一种美德,与“中庸之道”相呼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走极端。
“不亢”这个词给人一种平和、稳重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在成功和失败面前保持冷静的人。它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谦逊和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不亢”的态度,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与人交往中,都应保持谦逊,不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气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亢”:
春风拂面不亢不卑,
花开无声自成诗。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巅,面对着壮丽的风景,却保持着平和的表情,不显露任何骄傲或自满。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不亢”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mble”或“modest”,它们都传达了一种谦逊和不自大的态度。
通过对“不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谦逊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提醒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本心。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亢】
(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gāng)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
高。
【引证】
《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
【组词】
亢爽、 亢山、 亢言、 亢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