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1:04
词汇“县伯”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主要指的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官员,通常是县令或县长的尊称。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县伯”字面意思是指管理县域的官员,伯在这里有领导、管理的意思。在古代**,县是基层行政单位,县伯即负责管理一个县的政治、经济、司法等事务的官员。
在文学作品中,“县伯”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官场生活或地方治理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解读中仍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研究古代行政制度时会使用到这个词汇。
“县伯”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在**古代社会,县伯是连接中央政府与基层民众的重要桥梁,他们的治理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因此,县伯的形象在古代文学和民间传说中常常被赋予正面的色彩。
对于现代人来说,“县伯”可能唤起对古代官僚体系的想象,以及对那个时代社会秩序和治理方式的思考。
由于“县伯”是一个历史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县伯”这个词汇来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和真实感。
想象一位身着古代官服的县伯,手持文书,在县衙内处理公务,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文化和行政运作。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县伯”的词汇,但类似的基层行政官员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欧洲的市长、村长等。
“县伯”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反映了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和官员的角色。虽然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但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在学*语言和历史的过程中,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