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06
恒定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种状态或性质始终保持不变,没有波动或变化。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恒定通常指的是一个常数,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数值或量。
“恒定”一词源自拉丁语“constantem”,意为“持续的,不变的”。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constant”,在法语中是“constant”。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各种语言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某些文化中,恒定的品质被视为一种美德,如恒定的忠诚、恒定的努力等。在社会背景中,恒定的政策或法律被认为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恒定”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不变的承诺和持续的支持。
在个人生活中,恒定的习惯或行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如恒定的锻炼习惯有助于保持健康。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恒定”来描述一种不变的情感:
恒定的星光,照亮我前行的路, 恒定的心跳,诉说着不变的爱。
在不同语言中,“恒定”的对应词汇如英语的“constant”,法语的“constant”,德语的“konstant”,都保持了其基本含义,即不变的状态或性质。
“恒定”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那些不变的、稳定的状态或性质。无论是在科学、文学还是日常生活中,恒定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通过深入学习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在不同领域中的意义。
1.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