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0:25
凤舞鸾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凤凰舞蹈、鸾鸟歌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宫廷或贵族生活中的奢华和欢乐场面,也用来比喻文艺表演的精彩和美妙。
在文学作品中,凤舞鸾歌 常被用来描绘盛大的庆典或宴会,如宫廷中的歌舞表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豪华或高雅的社交场合时,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古代宫廷文化。
同义词如“锦瑟年华”也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但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美好;“歌舞升平”则强调社会安定和欢乐的氛围。反义词如“凄风苦雨”则描绘的是悲凉和不幸的场景。
凤舞鸾歌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凤凰和鸾鸟都是吉祥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美好的场景和活动。
在文化中,凤凰和鸾鸟都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凤舞鸾歌** 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华丽、高贵和欢乐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景象,以及那些充满艺术气息的表演。
在描述一场盛大的婚礼或庆典时,我可能会使用凤舞鸾歌 这个成语来形容现场的热闹和喜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夜幕降临,凤舞鸾歌,星光下,梦回唐朝。”
想象一幅画面:宫廷中,华灯初上,凤凰在空中翩翩起舞,鸾鸟在枝头婉转歌唱,这样的场景无疑会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acock in full display”(孔雀开屏),用来形容华丽和炫耀的场景。
凤舞鸾歌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凤舞鸾歌兮俨欲飞,披烟弄月兮宵未归。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
3.
【鸾】
(形声。从鸟,羉(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鸾,赤神灵之精也。
4.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