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4:53
“徇情”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依从情感行事,不考虑原则或规则。它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为了满足个人情感或私情而牺牲公正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徇情”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因情感冲动而做出错误决定,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批评某人因私人关系而偏袒他人。在法律或道德讨论中,“徇情”强调了公正与私情之间的冲突。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偏袒”更侧重于偏向某一方,“徇私”则强调为了私利而违背原则。
“徇情”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徇”意为依从,“情”指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特别是在强调法治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徇情”常常与“徇私”相提并论,都是被批评的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公众更加强调公正无私,因此“徇情”这一行为受到更多的负面评价。
“徇情”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和道德上的妥协,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或失望。它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要考虑原则和公正,而不是仅仅基于个人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做出公正决定的情境,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分配任务或评价同事的工作。在这些时刻,避免“徇情”可以帮助我们维护团队的公平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公正的天平上,徇情是那不稳定的砝码,摇摆不定,终将倾覆。”
视觉上,“徇情”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倾斜的天平或不平衡的结构,象征着不公正。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严肃的讨论或批评的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徇情”可以对应到“favoritism”或“partiality”,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因个人情感而偏向某人的行为。
“徇情”是一个提醒我们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公正和原则的词汇。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情境,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加公正和合理的决定。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至关重要。
1.
【徇】
(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侚,疾也。从人,旬声,字亦误作徇。 、 《史记·五帝纪》。集解:“疾也,失之。”-黄帝幼而徇齐。 、 《墨子》-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
【组词】
徇通、 徇智、 徇齐
巡行。
【引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 、 《史记·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
【组词】
徇铺、 徇察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