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9:02
词汇“[樵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樵炭”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樵炭”字面意思是指由樵夫(砍柴的人)所烧制的木炭。樵炭通常是指用硬木烧制而成的优质木炭,因其燃烧时间长、火力稳定、无烟无味而受到青睐。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樵炭常被用来形容山野间的清幽生活,或是作为隐士生活的象征。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木炭”或“炭”。
“樵炭”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樵指砍柴的人,炭指木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木炭”来泛指各种木炭。
在**古代,樵炭是山林居民的重要生活物资,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清雅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提到“樵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山林的宁静与纯净,以及隐士的高洁与超脱。它唤起一种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樵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如果要描述一种回归自然、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学色彩。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樵炭”来营造一种古朴、清新的氛围: “樵炭燃起松林火,古道西风瘦马行。”
想象一幅画面:在深山中,一位樵夫正在烧制樵炭,松烟袅袅升起,周围是静谧的山林,偶尔传来鸟鸣声,这样的场景会给人一种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樵炭”的词汇,但类似的木炭制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如日本的备长炭、欧洲的橡木炭等。
“樵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韵味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樵】
(形声。从木,焦声。本义:薪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樵,散木也。 、 《诗·小雅·白华》-樵彼桑薪。 、 《左传·醒公十二年》-请无杆采樵者以诱之。 、 《汉书·扬雄传》。注:“木薪也。”-樵蒸焜上。 、 《史记·淮阴侯传》-樵苏后炊。
【组词】
樵山、 樵米、 樵斧、 樵拾、 樵薪、 樵苏、 樵担
2.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