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22
词汇“月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月”和“霁”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月霁”进行深入分析:
“月霁”字面意思是指月亮在雨后或云散后的晴朗夜空中出现。基本含义是指夜晚天空放晴,月亮清晰可见的景象。
“月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霁”字原指雨停,引申为天气放晴。随着语言的发展,“月霁”逐渐被用来形容月亮在晴朗夜空中的景象。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月霁的景象常被用来象征美好、宁静和希望。
“月霁”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情感反应,常让人联想到诗意的夜晚、浪漫的约会或是独自思考的时刻。
在个人生活中,月霁的景象常被用来作为放松心情、享受宁静时光的背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霁星稀夜,清风拂面来。心随月光舞,梦与星辰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轮明月悬挂在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点点;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月亮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但“月霁”这一特定表达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月霁”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霁】
(形声。从雨,齐声。本义:雨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霁,雨止也。 、 《书·洪范》。郑注:“兆之光明如雨止。”-曰霁。 、 《汉书·沟洫志》-旬日不霁。
【组词】
霁雨、 霁后、 雪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