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2:14
词汇“托梦”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托”和“梦”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托梦”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托梦”字面意思是通过梦境传递信息或表达意愿。基本含义是指在梦中寄托或传达某种信息、愿望或警告。
“托梦”一词源于古代人们对梦境的神秘解读,认为梦境是神灵或已故亲人传递信息的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
在**传统文化中,梦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人们相信梦境可以预示未来或传递重要信息。因此,“托梦”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托梦”一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温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亲人的关怀、神灵的指引,以及梦境中的奇妙体验。
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分享自己或他人经历的“托梦”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情感和启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星辰托梦来,指引我前行,穿越迷雾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梦境的画面,其中人物在梦中与神灵或已故亲人交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营造出梦境的神秘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梦境的解读和意义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梦境可能更多地与心理学和个人潜意识相关。
“托梦”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托梦”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梦境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寐,卧也。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 、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 、 《国语·晋语》-归寝不寐。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资治通鉴·唐纪》-门卒方熟寐。 、 宋·范仲淹《渔家傲》-人不寐。 、 明·魏禧《大铁椎传》-子灿寐而醒。 、 《聊斋志异·狼三则》-乃悟前狼假寐。
【组词】
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 寐寤、 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