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52:25
词汇“庙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寺庙中供奉或使用的器具,如香炉、佛像、经书架等。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庙器”进行分析:
“庙器”字面意思是指寺庙中使用的器具或供奉的物品。这些器具通常具有意义,用于仪式或日常供奉。
“庙器”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指向寺庙中的器具。
在传统文化中,寺庙是重要的和社会活动场所,庙器作为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信仰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庙器”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庄严的**氛围,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由于“庙器”不是一个日常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参观古庙或参与**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器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庙器静默,岁月无声,古钟轻敲,心灵归宁。”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教寺庙中的神像和器具,也可以类比为“庙器”,但具体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庙器”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信仰。
1.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