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5: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5:01:37
词汇“歇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休息的地方或场所。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歇处”进行深入分析:
“歇处”字面意思是指供人休息的地方。在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临时的、短暂的休息场所,比如旅途中的驿站、公园里的长椅等。
“歇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歇”意为停止或休息,“处”指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临时或非正式的休息场所。
在**文化中,休息和放松被视为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因此,“歇处”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提供短暂休息和恢复精力的角色。
“歇处”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片刻安宁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感到疲惫时,我总是寻找一个可以称之为“歇处”的地方,无论是家中的沙发还是公园的长椅,这些地方都为我提供了必要的休息。
在诗歌中,“歇处”可以被用来形容心灵的宁静之地: “在喧嚣的都市中,我寻找一片心灵的歇处, 那里,风轻云淡,心静如水。”
想象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周围是鸟语花香,这种场景就是“歇处”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sting place”或“rest area”,它们在概念上与“歇处”相似,但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歇处”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休息和放松的含义,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休息的需求,也能让我们在语言学*中体会到汉语的细腻和深邃。
1.
【歇】
(形声。从欠。曷(hé)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引证】
《说文》-歇,息也。 、 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红楼梦》-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
【组词】
歇泊、 歇子、 歇午、 歇夏、 歇晚、 歇热
2.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