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0:15
四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向四周远望,即环顾四周,观察远处的景象。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站在某个位置,向四面八方看去的动作或状态。
“四眺”由“四”和“眺”两个字组成。“四”表示方向或范围,“眺”表示远望。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四眺”常与登高望远、胸怀壮志等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
“四眺”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如开阔、宁静、壮丽等。它让人联想到站在高处,放眼远方的宁静与自由。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登山经历,当我到达山顶四眺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站在山巅四眺望,
云海翻涌心飞扬。
天地一色无边际,
豪情壮志满胸膛。
视觉: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四周是连绵的山脉和广阔的天空。 听觉:风声、鸟鸣,以及远处可能传来的水流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ok around”或“survey the landscape”,但“四眺”更强调向四周远望的动作和状态。
“四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和特定语境中,它能够精确地表达环顾四周、远望的意境。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眺】
(形声。从目,兆声。本义:斜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眺,目不正也。 、 晋·潘岳《射雉赋》-袤眺旁剔。 、 张衡《思玄赋》-流目眺夫衡阿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