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5:10
未焚徙薪(wèi fén xǐ xī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未烧柴火就先搬走柴薪”,比喻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患于未然。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人有言曰:‘未焚徙薪。’”意思是说,在火灾发生之前就把柴薪搬走,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在文学作品中,未焚徙薪常用来形容那些有远见、能够提前预防问题的人或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风险管理等,它被用来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同义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反义词:亡羊补牢、临渴掘井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预防和应对有关,但未焚徙薪更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的主动预防。
未焚徙薪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这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预防胜于治疗的思想根深蒂固。未焚徙薪**体现了这种思想,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谨慎的印象,让人联想到那些有远见、能够提前规划的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潜在风险时采取主动措施,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未焚徙薪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在计划一次旅行时,我会提前检查所有的准备工作,确保一切顺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未焚徙薪,防患于未然, 心中有数,不惧风雨变。 提前规划,步步为营, 安全稳定,心中安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平静的夜晚,提前将柴薪搬离火源,以防火灾的发生。这种视觉联想让人感受到预防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预防胜于治疗),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未焚徙薪,但传达了相似的预防思想。
未焚徙薪这个成语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主动措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预防和准备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3.
【徙】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引证】
《说文》-徙,迻也。 、 《广雅》-徙,移也。 、 《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若徙于他。 、 《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死徙无出乡。 、 《荀子·成相》。注:“迁也。”-百里徙。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徙武北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非死则徙。雾徙于后。
【组词】
徙倚、 徙贯、 迁徙、 徙居
4.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