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1:46
“元妃”一词通常指的是的正妻,即皇后。在古代,元妃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性,她的地位仅次于本人。
在文学作品中,“元妃”常被用来指代的正室,如在《红楼梦》中,元妃是贾宝玉的姐姐贾元春,她被选入宫中成为的妃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宫廷剧的讨论中,它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元妃”用于指代古代**的正妻,是研究古代宫廷生活和政治结构的重要词汇。
“元妃”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元”意为首位或最高,“妃”指**的配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元妃的具体权力和地位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元妃象征着皇权的正统和家族的荣耀。她的地位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国家和社会秩序的象征。在封建社会中,元妃的选择和她的家族背景对政治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提到“元妃”,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宫廷的华丽、权力的斗争以及深宫中的孤独和牺牲。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元妃”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文学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元妃”作为主题,描绘她的生活和情感,如:
金殿深宫锁玉颜,元妃夜梦月华寒。
宫灯摇曳人影瘦,一曲琵琶泪满衫。
在视觉上,“元妃”可能让人联想到华丽的宫殿、精美的服饰和珠宝。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宫廷音乐或戏曲中的唱腔,传达出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天皇制度中,也有类似的最高地位的女性,称为“皇后”。虽然具体称谓和细节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君主制中最高地位女性的概念。
“元妃”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符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特定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妃】
(会意。从女,己声。本义:婚配,配偶)。
(pèi)。同本义。 同: 配
【引证】
《说文》-妃,匹也。 、 《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 、 《商君书·画策》-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
【组词】
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