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7:51
词汇“巢焚原燎”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巢”、“焚”、“原”、“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巢焚原燎”字面意思是指鸟巢被焚烧,原野被大火烧焦。这个成语比喻灾难或战乱的严重破坏,形容破坏极为严重,损失巨大。
“巢焚原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严重破坏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战争和灾害的破坏力,强调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悲伤的,因为它描绘了一幅灾难后的凄凉景象。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灾难**,如战争、火灾等。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环境问题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巢焚原燎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表达了灾难过后,自然界依然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 devastation”(破坏)或“ruin”(毁灭)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巢焚原燎”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灾难的严重后果,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与自然环境。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并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它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奸回内贔,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故荆棘旅庭也。
自英皇北狞,河套沦没,~,糜鹿为墟。
1.
【巢】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 《小尔雅》-鸟之所乳谓之巢。 、 《孔子家语·问礼》-夏则居橧巢。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2.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3.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4.
【燎】
照明。
【引证】
《吕氏春秋·精谕》-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
夜猎。
【引证】
《潜夫论》-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
【组词】
燎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