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57
人海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群非常密集,像海洋一样广阔无边。基本含义是指大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人群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人海”常用来形容节日的广场、**或游行中的人群,如“国庆节的广场上,人海如潮,热闹非凡。”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人海”来形容拥挤的场所,如“地铁站里人海茫茫,挤得水泄不通。”
专业领域:在社会学或人口学中,“人海”可能用来描述人口密集的地区或城市,如“这个城市是个人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流。”
同义词:人潮、人群、人山人海
反义词:人迹罕至、荒无人烟
“人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人”和“海”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比喻了人群的密集和广阔。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随着城市化和社会活动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文化中,“人海”常常与节日、庆典、等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喜欢集体活动和热闹氛围的特点。同时,它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现象。
“人海”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震撼和热闹。它让人联想到拥挤、活力和社交,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如压力和不适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春节期间的火车站体验过“人海”的场景,那种拥挤和热闹的氛围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团聚的温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人海如潮涌,心潮逐浪高。” 在故事中,可以描述主角在人海中寻找失散的亲人,展现了人海中的孤独与寻找。
视觉联想: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无数的人头攒动,像海洋的波浪一样起伏。 听觉联想:可以想象人群中的嘈杂声,如同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充满了活力和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 of people”或“crowd”,但“sea of people”更接近“人海”的意象,强调了人群的广阔和无边。
“人海”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群密集的场景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活动的热闹和人口密集的现象,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描述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