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1:04
存活: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的状态,即生存下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事物、组织或概念在竞争或挑战中得以维持或继续存在。
“存活”一词源于古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从生物学上的生存到更广泛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生存状态。
在现代社会,“存活”常常与竞争、压力和挑战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个体或组织生存能力的重视。
“存活”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挣扎和坚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生存的艰辛和不易。
在个人生活中,“存活”可能与面对困难时的自我激励和坚持不懈的经历相关。
在诗歌中,“存活”可以用来表达生命的顽强和美丽:
在风雨的洗礼中, 我学会了存活, 如同那不屈的松树, 在岩石的缝隙中, 绽放生命的绿意。
在不同语言中,“存活”的概念有相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urvive”,法语中的“survivre”,都强调了在困难中坚持生存的意义。
“存活”这个词汇不仅涉及生物学上的生存,更广泛地涵盖了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生存挑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生存状态,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
2.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