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2:04
“琴瑟不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琴和瑟这两种乐器不能和谐地合奏。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不能协调一致,或者比喻夫妻之间感情不和。
“琴瑟不调”源自**古代的乐器“琴”和“瑟”,这两种乐器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夫妻关系。成语的形成和流传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夫妻和谐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的和谐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琴瑟不调”不仅用于形容夫妻关系,也扩展到其他社会关系中,强调协调与和谐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和谐、不愉快的感觉,联想到了争吵、冲突和不满意的情况。在表达时,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团队合作不顺畅,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可以使用“琴瑟不调”来形容这种不和谐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琴声瑟瑟,却闻琴瑟不调,心事重重难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tune”或“discordant”,用来形容音乐或关系的不和谐。
“琴瑟不调”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用于形容音乐的不和谐,更广泛地用于形容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郭暖尝与升平公主~。
1.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
2.
【瑟】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组词】
调瑟、 琴瑟
古水名 。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