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5:38
吴侬软语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吴地(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的方言,特别是苏州话,因其语音柔和、语调婉转而得名。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温柔、细腻,带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和温婉。
在文学作品中,吴侬软语 常被用来描绘江南女子的温柔和细腻,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被描述为说话如吴侬软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说话温柔,或者用来赞美江南地区的语言文化。在专业领域,语言学家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指代特定的方言特征。
同义词:柔声细语、温言软语 反义词:粗声大气、声嘶力竭
吴侬软语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吴地的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温柔细腻的说话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吴地方言。
在江南文化中,吴侬软语 被视为一种美的象征,代表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这种语言风格也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
吴侬软语 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舒适的。它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丽,以及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听到一位苏州老人用吴侬软语讲述当地的故事,那种温柔的语调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江南水乡梦,吴侬软语情。
桥边柳絮飞,月下人语轻。
吴侬软语 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画面,如小桥流水、古街巷弄,以及那种悠扬的江南丝竹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用“soft-spoken”或“gentle voice”来表达。
吴侬软语 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的方言特征,也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意语言的韵律和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和使用语言。
1.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引证】
《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2.
【侬】
(形声。从人,农声。本义:我)。
同本义。
【引证】
唐·李白《横江词》-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组词】
侬阿、 侬家、 侬辈
3.
【软】
(形声。从车,欠声。本义:柔软)。
同本义。质地不硬,与“硬”相对。也作“輭”。
【引证】
《玉篇》-軟,柔也。 、 《广韵》-軟,俗輭字。 、 《广韵》-輭,柔也。 、 唐·王建《宫词》-步步金阶上软舆。 、 《红楼梦》-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
【组词】
软壁、 软片、 软柔柔、 软设设、 软性、 绵软、 松软、 软甲
4.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