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3:37
奥义(おうぎ)一词源自日语,原意为“奥秘的教义”或“深奥的道理”。在中文中,它通常指代某种深奥、难以理解的道理或知识,尤其是那些涉及哲学、**或武术等领域的核心原理。
“奥义”一词源自日语,最初用于描述**经典中的深奥教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武术和哲学,逐渐成为描述深奥道理的通用词汇。
在日本文化中,“奥义”常与武士道精神、忍者技艺等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某种传承和秘密。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形容科技、商业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奥义”一词给人以神秘、深邃的感觉,常引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它也让人联想到那些需要长时间学*和领悟的知识。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某种武术时,师父强调了“奥义”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技巧背后的深层原理和精神内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奥义”:
星辰的奥义,隐藏在夜空的深处,
每一颗闪烁,都是宇宙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寺庙或武士修行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悠扬的古筝或笛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奥义”可以对应到其他语言中的类似词汇,如英语中的“esoteric knowledge”或“profound tru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深奥的道理。
“奥义”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词汇的内涵,还激发了人们对深层次知识的探索和追求。通过学和运用“奥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思想。
1.
【奥】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奥,宛也。室之西南隅。 、 《礼记·礼器》-燔柴于奥。 、 《尔雅》-西南隅谓之奥。 、 《仪礼·少牢礼》-司宫筵于奥。 、 《仪礼·士丧礼》-设于奥。 、 《楚辞·招魂》-经堂入奥。
【组词】
奥阼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