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1:30
词汇“申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或正式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或特定的正式场合。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申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申覆”的字面意思是再次陈述或说明,通常用于正式的回复或答复中,强调对之前内容的重新阐述或详细说明。
“申覆”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申”有陈述、说明的意思,“覆”有覆盖、重复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官方文书和通信中常用“申覆”来表示对上级或对方的正式回复,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申覆”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书工作或现代的正式文件处理。
在现代生活中,除非在特定的正式场合或专业领域,否则很少有机会使用“申覆”。
在创作中,可以将“申覆”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正式场合中的发言或回复,增加文本的正式感和历史感。
由于“申覆”较为正式和文言,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文书、毛笔书写的声音,或是古代官员在朝堂上的发言。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申覆”的词汇,但类似的正式回复或答复的表达方式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
“申覆”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学*和使用这类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的多样性。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