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1:13
词汇“清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清卓”由两个汉字组成:“清”通常指清澈、纯净、不混杂;“卓”则有卓越、杰出、高超的意思。结合起来,“清卓”可以理解为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杰出、卓越,同时又具有纯净、不染尘埃的特质。
由于“清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的高洁品格或艺术作品的非凡境界。在口语中几乎不会使用,而在专业领域中则更少见。
由于“清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清”和“卓”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一种理想化的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清卓”可能与文人墨客追求的高洁品格和艺术境界有关,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道德和艺术追求的理想化表达。
“清卓”给人一种高雅、纯净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高山流水、文人雅士的画面,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体验。
由于“清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描述某些具有高洁品格或非凡艺术成就的人物或作品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来增添文雅的气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清卓”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品质,如:“山川清卓,人心亦然。”
“清卓”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溪流、高耸的山峰,或是古琴的悠扬声音,带来一种宁静而高远的视听体验。
由于“清卓”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较少,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清卓”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和理想化特质的词汇,它体现了对高洁品格和非凡成就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雅度。然而,由于其不常用,实际应用时需要谨慎,确保语境的适宜性。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