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7: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49:30
“有生”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有生命的”或“活着的”。它可以用来形容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强调它们的生命状态。
在文学中,“有生”可能被用来描绘生命的活力和美丽,如“有生的绿意”。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用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如“这是有生的植物”。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它可能用来精确描述生命现象。
“有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和“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生”字本身就有生命、生长的含义,而“有”字则表示存在或拥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有生”常常与生命哲学和自然观念联系在一起,强调生命的宝贵和自然界的和谐。
“有生”这个词汇给人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绿意、婴儿的笑声和动物的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有生”来形容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园或一个生机盎然的花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晨曦中,有生的绿叶轻轻摇曳,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看到“有生”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绿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清晨鸟儿的歌唱。
在英语中,“有生”可以对应为“living”或“alive”,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中文的“有生”相似。
“有生”这个词汇简洁而富有力量,它不仅描述了生命的存在,也唤起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世界。
1. 【有】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