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19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即分数形式)的数,其中分母不为零。有理数包括所有的整数和分数,它们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在数学领域,有理数是一个基础概念,用于构建更复杂的数学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术语,但会使用有理数的实例,如分数或小数。在文学作品中,有理数可能被用作比喻,象征着秩序、规则或可预测性。
有理数一词源自拉丁语“rationalis”,意为“与理性相关的”。在数学中,这个词最初用来描述那些可以用比例或比率表示的数,后来演变为指代所有可以表示为分数的数。
在数学教育中,有理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科学、工程和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是现代社会运作的基础数学工具之一。
有理数通常与秩序、精确性和可预测性相关联。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数学的敬畏感,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有理数来衡量和计算,如购物时的折扣计算、烹饪时的配方调整等。
在诗歌中,有理数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的有序和可控:
生活如一张有理数的网, 每个节点都是精确的希望。
有理数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数字表格或计算器按键的声音,带来一种秩序和精确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有理数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数学定义和概念是普遍一致的。例如,在英语中,有理数被称为“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有理数也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数学概念,也承载了秩序和精确性的文化内涵。
1. 【有】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