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5:52
正颜厉色 的字面意思是面部表情严肃,态度严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非常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一种威严或不容置疑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正颜厉色 常用来描绘权威人物或严肃场合下的态度,如法官、教师或领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突然变得严肃或认真,有时带有一点夸张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教育,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用以强调专业性和权威性。
同义词:严肃、严厉、庄重、威严
反义词:和颜悦色、嬉皮笑脸、轻松愉快
正颜厉色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正颜”指的是端正的面部表情,“厉色”指的是严厉的颜色或表情。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
在传统文化中,正颜厉色** 常与权威和礼仪相关联。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事务时,保持严肃的态度被视为一种尊重和责任。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个成语在描述正式或重要场合时尤为贴切。
正颜厉色 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尊重。它让人联想到权威和秩序,有时也可能带来紧张或不安的感觉,尤其是在需要面对这种态度的人时。
在个人经历中,正颜厉色 可能出现在需要严肃对待的场合,如工作汇报、学术讨论或家庭会议。在这些场合中,保持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是必要的,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在诗歌中,正颜厉色 可以用来描绘一个严肃的场景或人物,如:
在庄严的法庭上,
法官正颜厉色,
一字一句,
如同雷霆,震撼人心。
正颜厉色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面部表情严肃的人,如法官或教师。听觉联想可能是严肃的语调或庄重的音乐,如进行曲或古典音乐。
在英语中,正颜厉色 可以对应为 "stern" 或 "serious",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Stern" 更强调严厉和不容置疑,而 "serious" 则更侧重于认真和严肃。
正颜厉色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表情和态度,也反映了内在的责任感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因问:“什么事?”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
3.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
4.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