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1:04
宣纸:宣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纸,以其产地安徽省宣城市而得名。它具有质地细腻、吸墨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是书画艺术中常用的纸张。
宣纸的名称来源于其产地宣城,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宣纸的制作技术不断完善,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宣纸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书画艺术的载体,也是传统工艺的象征。宣纸的使用和制作体现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宣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雅致的艺术氛围,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美学和手工艺的敬仰之情。
在个人经历中,宣纸可能与学*书法或绘画的经历相关,或者在参观艺术展览时接触到使用宣纸的作品。
在诗歌中,宣纸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文化的传承,如:“岁月如宣纸,墨迹渐淡,文化传承,永不止息。”
宣纸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洁白的纸面、细腻的纹理和墨迹的渗透。听觉上,宣纸可能与毛笔在纸上滑动的沙沙声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宣纸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作为高质量艺术纸张的概念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有类似的材料,如日本的和纸。
宣纸不仅是一种材料,更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象征。通过对宣纸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艺术和工艺的精髓,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