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8:13
上清录(Shàngqīng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道教文化。在道教中,“上清”指的是道教三清之一,即上清境,是道教神仙居住的最高境界之一。而“录”通常指的是记录或名册。因此,“上清录”可以理解为记录在上清境神仙名册上的意思,通常指被道教认为具有特殊地位或修行成就的人或物。
在文学作品中,“上清录”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非凡地位或超凡脱俗的特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道教相关的专业文献或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仙籍、神仙名册、天庭名录 反义词:凡人名册、尘世记录
“上清录”源自道教经典,特别是与道教三清(上清、玉清、太清)相关的文献。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被认为具有超凡地位或修行成就的人或物的记录。
在**传统文化中,道教占有重要地位,而“上清录”作为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和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敬畏。
提到“上清录”,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神秘、神圣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带来一种敬畏和向往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与或了解道教文化相关的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云端之上,上清录中, 神仙事迹,流传千古。
结合道教音乐和山水画,可以更好地体现“上清录”的神秘和神圣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其他**或神话体系中,如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
“上清录”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道教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3.
【箓】
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
【引证】
张衡《东京赋》-高祖膺箫受图,顺天行诛。
【组词】
箓图
簿籍。
【引证】
《新唐书·许世绪传》-隋政不纲,天下摇乱,公姓名已著谣箓。
1. 【上清】 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