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17
祸事黄河在历史上经常引起~;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 损害;损坏野猪~了一大片庄稼。
1.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
2.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