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15
“寅宾馆”是一个中文词汇,由“寅”和“宾馆”两个词组成。在中文里,“寅”是十二地支之一,代表虎,也指时间上的凌晨3点到5点。而“宾馆”则是指提供住宿和其他服务的地方,类似于酒店或旅馆。因此,“寅宾馆”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一个以“寅”为主题或命名的宾馆,或者是在寅时(凌晨3点到5点)特别活跃或开放的宾馆。
在文学中,“寅宾馆”可能被用作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新的开始或秘密的会面。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地区背景下。在专业领域,如旅游或酒店管理,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代一个特定的宾馆或酒店品牌。
“寅”源自**古代的十二地支,用于计时和占卜。“宾馆”则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指提供住宿服务的地方。将“寅”与“宾馆”结合,可能是为了创造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或时间特色的宾馆名称。
在**文化中,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紧密相关,寅代表虎,象征力量和勇气。因此,“寅宾馆”可能被视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地方。
“寅宾馆”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新的开始,也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和期待。
(这部分需要个人经历,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寅宾馆”用作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希望和新的开始:
在寅宾馆的门前,
晨光初现,希望悄然绽放。
每一扇窗,都是新故事的起点。
(这部分需要具体的视觉和听觉材料,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由于“寅宾馆”是一个特定概念,跨文化比较不太适用)
“寅宾馆”作为一个词汇,结合了*传统文化中的地支概念和现代的宾馆服务,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多样性。
1.
【寅】
(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寅,居敬也。 、 《尔雅》-寅,敬也。 、 《书·舜典》-夙夜惟寅。 、 《书·无逸》-严恭寅畏。 、 《周书·祭公》-寅哉寅哉。 、 《书·尧典》-寅宾出日。
【组词】
寅亮、 寅畏、 寅清
地支的第三位。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
【组词】
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2.
【宾】
(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賓,所敬也。 、 《礼记·乡饮酒义》-宾者,接人以义者也。 、 《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谋宾介。 、 《周礼·司仪》-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荀子·礼论》-宾出,主人拜送。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相待如宾。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众宾团坐。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