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9: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9:19:39
梦游:指人在睡眠中无意识地起床并进行活动,如行走、穿衣、开门等,而醒来后对此毫无记忆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是一种睡眠障碍。
梦游一词由“梦”和“游”两个字组成,其中“梦”指睡眠中的幻象,“游”指行走或活动。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语言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某些文化中,梦游被视为超自然现象或灵魂出窍的表现。在现代社会,梦游更多被科学解释为一种睡眠障碍,需要医学干预。
梦游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感觉,因为它涉及无意识的行为和记忆的缺失。这种词汇可能引发对未知和潜意识的探索欲望。
个人经历中,梦游可能是一种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现象,尤其是当它频繁发生时,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在诗歌中,梦游可以被用来描绘一种超脱现实的状态:
在梦游的夜里, 我穿越了时间的迷宫, 触摸到了星辰的边缘。
梦游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寂静、模糊的影子和轻微的脚步声,这些元素可以被用来创作视觉艺术或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梦游对应的词汇是“sleepwalking”或“somnambulism”,其使用和理解与中文中的梦游相似,但在某些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信仰。
梦游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睡眠障碍,还承载了人们对无意识和潜意识的探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梦游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库和表达能力。
1.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2.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