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1:46
词汇“即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即”通常表示“立即”、“立刻”或“就是”,而“路”则指“道路”。因此,如果强行解释,“即路”可能意味着“立刻上路”或“就是这条路”。但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
“即路”可能被理解为“立即出发”或“选择的道路”。
由于“即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即”和“路”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鼓励快速行动和决断的文化中,“即路”可能被视为积极的行为。
“即路”可能给人以果断、迅速的正面情感,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和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可以使用“即路”来表达这种紧迫感和决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我即路,心随风飘,梦在远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the road”,表示立即出发。
“即路”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表达迅速行动和决断的意愿。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即】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即,就食也。 、 《仪礼·公食礼》-席末取粮即稻。 、 《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