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8:03
泣竹: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讲述的是舜帝的妻子娥皇和女英在舜帝去世后,悲痛欲绝,泪水滴在竹子上,使得竹子上的斑点如同泪痕,因此得名“泣竹”。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泣竹”常被用来描绘悲剧性的场景或表达深切的哀思,如诗词中的“泣竹声声悲”。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泣竹”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传说或文化象征。
同义词:悲泣、哀鸣、痛哭 反义词:欢笑、喜悦、欢呼
“泣竹”一词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象征悲伤和哀怨的情感。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保留着这种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泣竹”与舜帝的传说紧密相关,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人对忠诚和哀思的重视。因此,这个词汇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情感反应:提到“泣竹”,我联想到的是深沉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哀痛。 联想:这个词汇让我想到古代的宫廷、悲伤的女子和那些被泪水染上斑点的竹子。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学讨论中听到“泣竹”这个词,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泣竹”:
夜深人静时,泣竹声声悲,
月光下的泪痕,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女子站在竹林中,泪水滴落在竹子上,形成斑斑泪痕。 听觉联想:可以想象一种悲伤的音乐,伴随着哭泣声,如同泣竹般凄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泣竹”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悲伤和哀怨的词汇或故事是普遍存在的。
“泣竹”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2.
【竹】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引证】
《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 、 柳宗元《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世说新语·政事》-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组词】
竹笋汤、 竹夫人、 竹撞、 竹箨、 竹笥、 竹蓖、 竹笆、 竹皮、 竹母、 竹工、 竹匠、 竹席、 竹笪、 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