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05
波澜壮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水面的波涛非常宏大,形容景象非常壮观。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历史**的宏伟和壮丽。
波澜壮阔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自然景观,也用于形容人文景观和历史。
在**文化中,波澜壮阔常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历史变迁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强盛。
波澜壮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人感受到自然和历史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伟大事业的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波澜壮阔可以用来形容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如站在海边看到波澜壮阔的海景,或者在历史博物馆中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波澜壮阔的海面上, 白帆点点,如梦如幻。 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篇章, 在心中激荡,永不忘。
结合图片,波澜壮阔可以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海面、翻滚的波涛;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grand and majestic" 或 "spectacular and magnific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宏大和壮丽的意境。
波澜壮阔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伟大和壮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七言诗须~,顿挫激昂,大开开阖耳。
1.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2.
【澜】
(形声。从水,阑(lán)声。本义:大波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澜,大波也。 、 《尔雅》-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 《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 、 《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 韩愈《进学解》-回狂澜于既倒。 、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组词】
狂澜;巨澜;澜倒波随、 澜澳、 波澜、 推波助澜
3.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4.
【阔】
(形声。从门,活声。本义:阔大,很开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阔,疏也。 、 《汉书·沟洫志》集注-阔,稀也。 、 《尔雅》-阔,远也。 、 《列子·黄帝》-缓步阔视。 、 《诗·邶风·击鼓》-于嗟阔兮。 、 《吕氏春秋·论人》-阔大渊深,不可测也。 、 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湖阔数十里。 、 《淮南子·齐俗训》-广厦阔屋。 、 柳永《雨霖铃》-暮霭沈沈楚天阔。
【组词】
阔绝、 阔略、 阔落、 阔寥、 阔疏、 阔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