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49
“波涛滚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波浪翻滚,形容水势浩大,波澜壮阔。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或者形容某种情绪或气氛非常热烈。
“波涛滚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海洋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各种具有强烈动态或情感的场景。
在**文化中,海洋常常被赋予壮阔、神秘的象征意义,因此“波涛滚滚”也常被用来形容国家的繁荣发展或个人的事业成功。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和力量感,让人联想到壮阔的海洋、激昂的情绪或热烈的气氛。
在描述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或比赛时,我曾用“波涛滚滚”来形容现场的气氛,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波涛滚滚的思绪,在夜空中翻涌,寻找着那一抹星光。”
结合海浪的视频或海洋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波涛滚滚”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lling waves”或“raging sea”,虽然字面意思相似,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波涛滚滚”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阔景象,也广泛应用于比喻各种具有强烈动态或情感的场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
我的心情像~一样不能平静。
1.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2.
【涛】
(形声。从水,寿声。本义:大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涛,大波也。 、 《后汉书·班彪传上》-扬波涛于碣石。 、 《汉书·扬雄传上》-何必湘渊与涛濑? 、 《文选·张衡·思玄赋》-水泫沄而涌涛。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惊涛拍岸。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怒涛排壑。
【组词】
涛水、 涛雪、 涛雷、 涛波
3.
【滚】
(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登高》-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组词】
滚滚
4.
【滚】
(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登高》-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组词】
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