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28
词汇“含辱”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含”通常指包含、含有,而“辱”则指侮辱、耻辱。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含辱”可能指的是包含或带有侮辱、耻辱的意味。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的含义进行。
“含辱”可能指的是一种行为或状态,其中包含了侮辱或耻辱的元素。这可能涉及到言语、行为或某种情境。
由于“含辱”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含”和“辱”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含辱”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被认为是不尊重或不道德的行为。这可能涉及到对个人或群体的侮辱。
“含辱”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羞耻或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公正或不道德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的行为或言语带有侮辱性,可能会使用“含辱”这个词汇来描述这种情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含辱”来描述一个角色的复杂性格或某种情境的复杂性。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使用“含辱”来描述那些带有侮辱性或耻辱感的场景,如公开羞辱或不公正的对待。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含义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
“含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带有侮辱性或耻辱感的行为或情境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