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1:12
“清圣浊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清澈的酒被视为圣品,而浑浊的酒则被视为贤者所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品质高低,或者人的品德优劣。
在文学作品中,“清圣浊贤”常常用来形容酒的品质,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酿酒或食品科学,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讨论酒的纯度和质量。
“清圣浊贤”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酒品质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酒的品质,而是更多地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和事物的优劣。
在传统文化中,酒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与礼仪、社交和文学创作紧密相关。因此,“清圣浊贤”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反映了人对品质和道德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精致和高雅的事物。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品质和道德的尊重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品酒会上听到“清圣浊贤”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不同酒的品质差异,并激发了我对酿酒艺术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清圣浊贤,酒中仙, 一饮而尽,梦回千年。 世间纷扰,皆忘却, 唯留清香,在心间。”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酒宴的画作,清澈的酒杯和浑浊的酒杯并列,象征着品质的差异。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来营造一种优雅和传统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比喻和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crystal clear”(晶莹剔透)和“muddy”(浑浊)也可以用来形容酒的品质,并隐喻事物的清晰度和复杂度。
通过对“清圣浊贤”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多重含义和文化背景。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的文化素养,使我在表达时能够更加准确和富有深度。
平日棜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闲携~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3.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4.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