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52
普天同庆 的字面意思是“整个天下的人共同庆祝”,基本含义是指在重大节日或喜庆**中,所有人都能分享喜悦和欢乐。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广泛的、全民性的庆祝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普天同庆”常用来形容国家或民族的重大节日,如国庆节、春节等,表达一种团结和欢乐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任何能让大众感到高兴的**,如体育赛事的胜利、科技突破等。在专业领域,如新闻报道中,它可能用于描述全国性的庆祝活动。
同义词:
反义词:
“普天同庆”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用来描述国家重大的庆祝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庆祝场合,成为表达全民欢乐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普天同庆”与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紧密相关。它体现了人民在重大节日或**中的共同情感和集体行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暖和团结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盛大场面。这种情感反应影响了我对团结和共享喜悦的积极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春节或国庆节到来时,我都会感受到“普天同庆”的氛围。家人团聚,朋友相聚,共同庆祝这些重要的节日,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词汇所传达的喜悦和团结。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普天同庆”:
春风拂面,普天同庆,
万家灯火,共此良宵。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到烟花绽放的场景,人们在街头欢庆的画面。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欢快的节日歌曲,如《恭喜恭喜》等,这些都能增强“普天同庆”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如美国的独立日(July 4th)或印度的排灯节(Diwali),也有类似“普天同庆”的全民庆祝活动。这些节日都体现了各自文化中的团结和欢乐。
通过对“普天同庆”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表达全民欢乐和团结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共同庆祝和分享喜悦的渴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
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据说这算是过年。
1.
【普】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普,日无色也。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庆】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 、 《广雅·释言》-庆,贺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 、 《国语·鲁语》-故庆其喜。 、 《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 、 《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 、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组词】
庆忭、 庆寿、 庆问、 庆官酒、 庆成宴、 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