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9:26
词汇“[客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用来指代招待客人的饮食或宴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客馔”字面意思是指为客人准备的饮食,特指丰盛的宴席。其中,“客”指的是客人,“馔”指的是食物或饮食。
“客馔”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场合中仍然可以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非常重要,客馔的丰盛与否往往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和礼貌。在某些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中,准备客馔是一种传统俗。
提到“客馔”,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热闹的宴会场景,以及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举办家庭聚会或宴请朋友,可以使用“客馔”这个词汇来描述准备的食物,增添一丝文雅的气息。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客馔”来描绘一个温馨或盛大的宴会场景,增加文学作品的韵味。
想象一下,一桌丰盛的客馔,色彩缤纷,香气四溢,伴随着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客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uest meal”或“banquet”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客馔”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礼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馔】
(形声。从食,巽(xùn)声。本义:陈设或准备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馔为巽的或体。-巽,具也。 、 《广雅》-馔撰,具也。 、 《仪礼·士冠礼》。注:“陈也。”-具馔于西塾。 、 《仪礼·聘礼》-馔于东方。
【组词】
馔珍、 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