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3:39
普天率土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普天”和“率土”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整个天空和所有的土地,基本含义是形容范围极其广大,涵盖了整个世界或国家。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全面性和普遍性。
在文学作品中,普天率土 常用来形容帝王的统治范围或某种影响力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书面语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种普遍性或广泛性。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古代帝国的疆域或现代国家的全球影响力。
同义词:
反义词:
普天率土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广泛范围的常用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普天率土 常与帝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国家统一和帝王权威的理想化想象。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描述全球化或某种普遍现象。
普天率土 这个词汇给人以宏大、全面的印象,常带有一种庄严和权威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地和强大的影响力,有时也与历史的厚重感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普天率土 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个项目或活动的广泛影响,例如一个国际会议的影响力遍及全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普天之下,率土之滨,
万物生长,共沐春风。
普天率土 可以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无边的土地,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地图或广阔的自然风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宏伟的音乐或庄严的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ll over the world" 或 "throughout the globe",但这些表达没有 普天率土 那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普天率土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广泛的物理空间,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各以其职。
1.
【普】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普,日无色也。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4.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