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6:00
“平调曲”是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一种音乐曲调,其特点是旋律平稳,没有明显的起伏或变化。这种曲调通常给人一种平和、舒缓的感觉,适合用于冥想、放松或背景音乐。
在文学中,“平调曲”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平淡无奇的叙述方式,缺乏戏剧性或情感波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说话方式单调乏味。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作曲中,“平调曲”是一个具体的音乐概念,用于描述特定的旋律风格。
同义词:单调曲、平稳曲 反义词:激昂曲、起伏曲
同义词“单调曲”强调了缺乏变化的特点,而“平稳曲”则更多强调了平稳的特性。反义词“激昂曲”和“起伏曲”则分别强调了音乐中的激情和变化。
“平调曲”一词源自音乐理论,其字面意思即为“平稳的曲调”。随着音乐风格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限于音乐领域,还扩展到了文学和口语中。
在某些文化中,平和的音乐被认为有助于身心健康,因此“平调曲”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冥想和瑜伽练习中,平和的音乐被广泛使用。
“平调曲”通常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如平静的湖面或柔和的日落。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需要放松的时候听一些平调曲,比如在睡前或工作间隙。这些音乐帮助我平静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平调曲”:
如同夜空中最柔和的星光, 你的声音是一首平调曲, 抚慰我疲惫的心灵, 在寂静的夜里轻轻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湖面图,湖水平静如镜,周围是柔和的日光。结合音乐,可以是一段钢琴曲,旋律平稳,没有明显的起伏。
在不同文化中,平和的音乐都有相似的作用,尽管具体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印度的古典音乐中有类似的概念,称为“Raga”,其中也有平和的旋律。
“平调曲”作为一个音乐术语,不仅在音乐领域有其特定的意义,还扩展到了文学和口语中,反映了人们对于平和、宁静的普遍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
3.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