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3:31
“慌慌张张”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紧张、害怕或急迫而表现得匆忙、无序、不镇定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慌乱和紧张的情绪导致行为上的急促和不稳定。
在文学作品中,“慌慌张张”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匆忙行为,如赶时间或遇到突发**时的表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行为科学中,这个词组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手忙脚乱、慌乱无措、急急忙忙 反义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手忙脚乱”更强调动作的无序,而“慌乱无措”则强调心理上的无助和混乱。
“慌慌张张”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为重叠式,用以加强语气。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慌慌张张”常与紧张、急迫的社会生活节奏相联系,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普遍反应。
这个词组给人以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匆忙、混乱的场景,可能引发对效率和秩序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看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表现出“慌慌张张”的行为,如交通堵塞时的司机、考试前的学生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他慌慌张张地穿梭,如同迷失的灵魂在寻找归途。”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快速移动的模糊身影;听觉上,可能是急促的脚步声或慌乱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antically”或“in a rus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紧张和急迫感是相似的。
“慌慌张张”这个词汇在描述紧张和急迫的情境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传达了行为上的匆忙,还反映了心理状态的不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
你~的是为什么?
1. 【慌】
2. 【慌】
3.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4.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