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0:26
词汇“[庾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庾吏”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庾”和“吏”。
因此,“庾吏”可以理解为古代负责管理粮食仓库的官员或工作人员。
由于“庾吏”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庾吏”来描述古代政府的粮食管理体系。
“庾”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仓库。“吏”字则更早,见于甲骨文,意为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庾吏”这一职位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因此这一词汇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古代**,粮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庾吏作为管理粮食的官员,其职责重大。在灾荒或战乱时期,庾吏的工作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死。
提到“庾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秩序、粮食的重要性以及官员的责任感。这一词汇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由于“庾吏”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学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庾吏”这一词汇来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例如描述古代官员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提到“庾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粮仓、官员的服饰以及繁忙的粮食交易场景。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词汇。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负责粮食管理的官员或职位,但其名称和具体职责可能有所不同。
“庾吏”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粮食管理的重视。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类专业或历史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1.
【庾】
(形声。从广(yǎn),臾声。广,依山崖建成的房子。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露天的谷堆)。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牧《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组词】
庾积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