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6:51
“开国”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或政权。基本含义通常涉及一个新的政治实体的诞生,包括其宪法、政府结构和领导层的建立。
在文学中,“开国”可能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或希望。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它通常涉及对国家建立过程的详细研究。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建国”强调建立过程,“立国”强调确立状态,“创国”强调创新和开创性。反义词则反映了国家的终结或崩溃。
“开国”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开”意味着开始或启动,“国”指的是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历史文献和现代语言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开国”通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文化和社会影响的。它标志着**从长期的动荡和战争中走向稳定和繁荣。
“开国”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历史性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英雄、牺牲和民族复兴,激发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关于开国历史的研讨会,这让我对国家的建立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国”:
在那晨曦初现的时刻,
开国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英雄的脚步踏过历史的尘埃,
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想象一下,在开国大典上,国旗缓缓升起,国歌响起,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这场景不仅视觉上震撼,听觉上也充满力量。
在英语中,“开国”可以对应为“founding of a nation”或“establishment of a country”。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开国”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