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1:52
养虎自贻灾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了一只**,结果给自己带来了灾难”。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或行为,导致自己遭受了不必要的麻烦或灾难。它强调了因小失大、自食其果的道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因为贪婪、短视或愚蠢而最终自食其果的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警告他人不要做出类似的错误决策。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决策失误的案例。
同义词:自食其果、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反义词:因祸得福、转危为安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与养虎自贻灾有一定的关联,表达了因果报应或逆境中的转机。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寓言故事或历史**,具体来源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表达因果关系和警示意义的重要词汇。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强调个人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示和反思。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贪婪或愚蠢而最终遭受不幸的人物,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人因为短视的行为而最终遭受损失,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养虎自贻灾的含义。例如,一个朋友因为贪图小便宜而购买了劣质商品,结果不仅浪费了钱,还影响了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贪一时之利,养虎自贻灾,
智慧之光,照亮前行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森林中喂养一只,而最终反噬其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剧性的音乐来增强这个成语的警示效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eeding the beast that will devour you",虽然不如养虎自贻灾那样简洁和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警示意义。
养虎自贻灾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因果关系和警示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谨慎决策,考虑长远后果。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
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贻】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 、 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明·魏学洢《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灾】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或体灾。-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火。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释名》-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左传·昭公九年》-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
【组词】
灾火、 灾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