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3:55
“仍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仍然活着的孙子”,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孙子仍然健在。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出现在较为传统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
在文学作品中,“仍孙”可能用来强调家族的延续和长寿,或者在描述一个老人的家庭状况时使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孙子”或“孙辈”等更为常见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人类学,可能会在研究家族结构或人口统计时提及。
“仍孙”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仍然”和“孙子”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孙子”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延续和子孙的繁衍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仍孙”这个词汇可能在强调家族长寿和繁荣的语境中出现。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变得更加有限。
“仍孙”这个词汇可能带给人一种温馨和家族传承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和谐的家庭,老人和孙子之间的亲情,以及家族历史的延续。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仍孙”这个词汇的场合。通常,我会使用更为常见的“孙子”来描述类似的情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悠悠,仍孙绕膝,
家族的灯火,代代相传。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摇椅上,周围围绕着一群活泼的孙子,笑声和谈话声充满了房间。这样的场景可能与“仍孙”这个词汇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通常会使用“living grandchildren”或“grandchildren still aliv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仍孙”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延续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日常交流的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它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
【仍】
(形声。从人,乃声。本义:因袭,依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仍,因也。 、 《书·顾命》-彫玉仍几。 、 《论语·先进》-仍旧贯。 、 《汉书·艺文志》-据行事,仍人道。 、 《汉书·成帝纪》-天灾仍重,朕甚惧焉。
【组词】
仍复、 仍前、 仍了旧贯、 一仍其旧;仍几
2.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