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8:53
词汇“徒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但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性,某些部分可能需要更多的推测和假设。
“徒负”字面意思可能是“空有负担”或“无谓的负担”。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
由于“徒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它可能出现在某些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某种无谓的负担或空洞的责任感。
由于“徒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同义词可能包括“空洞”、“虚名”、“无谓”等,而反义词可能包括“实至名归”、“名副其实”等。
由于“徒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法准确追溯。它可能是由“徒”(空、无)和“负”(负担、责任)组合而成的一个临时性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徒负”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空有名头却无实际行动的人或事。
该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失望或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空有形式而无实质的情况。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性,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在某些特定的讨论或批评中,可能会用到该词汇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徒负”用以描绘那些空有外表而无内在价值的事物或人物。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空洞的承诺或无谓的责任感;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些轻柔而略带忧伤的旋律,以表达这种空洞感。
由于“徒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尽管“徒负”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被用来表达某种空洞的责任感或无谓的负担。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