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06
犀梳:字面意思是指用犀牛角制成的梳子。犀牛角因其坚硬、光滑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被用来制作梳子,这种梳子不仅耐用,还被认为有保健和美容的功效。
犀梳的词源直接来源于“犀牛角”和“梳子”。在古代,犀牛角因其珍贵和稀有,常被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其中包括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犀牛角的稀缺性增加,现代已很少见到真正的犀梳。
在**传统文化中,犀牛角被认为具有辟邪和保健的功效,因此犀梳也被赋予了类似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拥有一把犀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犀梳给我的情感反应是高贵和神秘。它让我联想到古代贵族的生活,以及那些精致的工艺品和文化遗产。
在我的生活中,犀梳更多是一种文化符号,而非实际使用物品。我曾在博物馆中看到过犀梳的展览,对其精美的工艺和历史价值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犀梳:
古风轻拂,犀梳滑过青丝,
时光静好,岁月如诗。
犀梳的视觉联想是光滑、细腻的犀牛角材质,以及精致的雕刻工艺。听觉联想可能是梳理头发时的轻微摩擦声,或是古风音乐中的琴声。
在不同文化中,犀牛角的制品都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在非洲文化中,犀牛角也被认为具有神秘和保护的力量。
犀梳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工艺品的一种,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梳,理发也。 、 《广雅》-梳,栉也。 、 《释名》-梳,言其齿疏也。 、 《新唐书·吴兢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组词】
木梳;梳枇、 梳掠、 梳行、 梳背、 梳掌
用梳整理头发。
【引证】
杨雄《长杨赋》-头蓬不暇梳。 、 《明史·洪钟传》-贼如梳,军如篦。 、 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 清·袁枚《祭妹文》-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组词】
梳云、 梳裹、 梳沐、 梳雪、 梳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