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6:57
引火 的字面意思是指点燃火种,引发火焰。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使火开始燃烧,通常用于描述点燃火柴、木柴、煤炭等行为。
在文学中,“引火”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引发某种激烈或重要的变化,如“他的言论在社会上引火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口语中,这个词通常用于字面意义,如“请帮我引火,我要开始烧烤了”。 在专业领域,如化学或消防学,“引火”可能涉及更精确的定义和操作,如“引火点”是指物质能够自燃的最低温度。
同义词:点燃、点火、燃起 反义词:熄灭、扑灭、灭火
“引火”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引”和“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引火通常是指用火种点燃其他物质的行为,如用火石和火绒引火。随着科技的发展,引火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如使用打火机、电子点火器等。
在某些文化中,引火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仪式中,火常常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引火行为可能具有净化或启迪的意义。在社会背景中,引火也可能与紧急情况相关,如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引火”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光明和活力,也可能让人想到危险和破坏。在不同的情境下,它可能引发积极的情感,如期待和兴奋,也可能引发消极的情感,如恐惧和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露营时使用打火机引火,准备篝火晚会。这个经历让我体会到引火的实际操作和它带来的社交乐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引火”:
夜幕低垂,星辰引火, 点燃了天际的沉默。 心中的渴望,如柴薪般, 在爱的火焰中燃烧不息。
视觉上,“引火”可能让人联想到火柴划过火柴盒时产生的火花,或是篝火中木柴燃烧的景象。听觉上,可能是火柴点燃时的轻微爆裂声,或是火焰燃烧时的噼啪声。
在英语中,“引火”可以对应为“ignite”或“light a fire”。在不同的文化中,引火的行为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物理过程是相似的。
通过对“引火”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